乃车前、泽泻,利其灼阴之邪。而槟榔、枳壳、浓朴、大黄,则皆推陈之品也。
湛书此六事,仍尾之曰∶上方宋阳子少得其术,以授鲁东门伯,次授左丘明,遂世世相传,以及卜子夏、晋·左太冲,凡此诸贤,并有目疾,得此方之用。虽然,丹溪翁之言不能无弊,使后之学人宗其言,至于举一而废百,宜乎视仲景之堂,若登天也。
发黄,身热,少火郁也。是方也,独活、寄生、细辛、秦艽、防风、桂心,辛温之品也,可以升举肝脾之气。
所谓痘母者,初出之时,遍身光润,稀少绽凸,其间有一二颗起发胀大,如八九日痘者,名曰痘母。经曰∶土郁则夺之。
则山楂肉者,又所以消阴分之障碍也。故考十五方以治口、齿、舌。
不可作阳经外感之通剂用也。宜其怔怔忡忡,如物之扑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