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无他病,知病只在形躯。如太阳之头项强痛未罢,递见脉弦、眩冒、心下痞硬,是与少阳并病,更见谵语,即三阳并病矣。
然阳明之病,在胃家实,太阳阳明合病,喘而胸满者,不可下,恐胃家未实耳。如三百九十七法之言,既不见于仲景之序文。
若胃家实则地道不通,而转阳明之阖矣。桂枝色赤入心,通经发汗,为水之用。
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症,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,是经界之经,而非经络之经,妄引《内经·热病论》作序例,以冠仲景之书,而混其六经之症治。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,大烦渴不解,脉洪大者,即是温势猖獗。
如服柴胡汤已渴者,属阳明也,以法治之。发汗有五法∶麻黄汤汗在皮肤,是发散外感之寒气;桂枝汤汗在经络,是疏通血脉之精气;葛根汤汗在肌肉,是升提津液之清气;大青龙汗在胸中,是解散内扰之阳气;小青龙汗在心下,是驱逐内蓄之水气。
此非桂枝症,而形似桂枝症,类玉,大宜着眼。仲景立方,只有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,并无伤寒中风杂症之分别,且风寒有两汤迭用之妙,表里有二方更换之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