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头汗出者,五内干枯,津液衰少,慎不可再汗也。此说遂牢不可破,岂知夏秋之交津液外泄,小便本少,再兼热邪内蕴,阴已消灼无几,更欲利之,是重竭其阴也。
又曰、表邪不散,陷入于胃,胃中热盛,上乘于心,心为热冒,则神气昏乱,妄有所见而言也。如其不瘥,结为瘕瘕,名曰疟母,急治之,宜鳌甲煎。
其治法有阴阳虚实之别。大弱风为病,令人发热。
然感是邪者,从口鼻而入也,由是正被邪侵,怫郁烦扰,而病作矣。血乱则营在内而为守者反乘于卫,而气为之塞,各失其常道,阴日亏而阳日盛。
其往来不息者,实与天地之道吻合,不得以一人之意见妄为轻重于其间也。刺入三分,灸三壮。
烦躁之热,热在内者也。风气虽能长物,还能为害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