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方是化水为汗,发散内邪之剂,即厥阴治厥之剂厥阴中风之脉,与他经不同。上条脉症是阳虚,此条脉症是阳盛;上条表热里寒,此条表里俱热;上条表里俱虚,此条表里俱实。
前条用五苓者,以心下有水气,是逐水非利小便也。 故仲景以微细之病脉,欲寐之病情为提纲,立法于象外,使人求法于病中。
麻黄汤为发汗重剂,故慎重如此。症在半表半里,法当去桂枝、姜、枣之散,而任芍药、甘草之和矣。
浮弱是桂枝脉,浮数是麻黄脉。 ”此热伤太阴之标,自阳部注经之症,非太阴本病也。
此热多是指发热,不是内热。用前法,是啜稀热粥法,与后文根据前法、如前法同。
若误下之,利不止,用四逆汤。故身不知热,而亦不发热,所云阳病者,上行极而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