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急、阴急,指足太阳、少阴为言,皆为背病;阳急在外则反张而折,阴急在内则俯不能伸也。使阳本非实,而误认为火,则必用寒凉妄攻其热,阴既不足,又伐其阳,多致阴阳俱败,脾肾俱伤,又将何所藉赖而望其生乎?
夫三关乃手阳明之浮络,原不足以候脏腑之气,且凡在小儿,无论病与不病,此脉皆紫白而兼乎青红,虽时有浓淡之异,而四色常不相离也。腹中悒悒,不畅之貌,皆当刺足厥阴之经,太冲主之。
切按之者,谓过于妄攻也,故必致死。若郁而稍大,乃成小疖,是名曰痤。
阴为脏,阳为腑也。精夺则气夺而厥,故声喑于上,体废于下。
万病不出阴阳两字,阳极化阴,阴极化阳,自然之理。避暑热于深堂大厦得之者,名曰“中暑”。
胆者筋其应,少阳气绝,故百节皆纵也。其辨之之法,不可不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