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则以补中益气汤加淡豆豉探吐之。即太阴、阳明推之,少阴三大承气证,厥阴一小承气证,魏荔彤曰:病在太阳,热为湿郁团聚于里,必有归着,既不能发黄,小便自利,则邪何归乎?
张锡驹曰:发热日晡所剧者,日晡而阳气衰,阴气盛,湿为阴邪,故主旺时而甚也。其人心烦似不了之语,然经谓结胸证具,躁烦者死,意此亦汪琥曰:太阳病在经者,不可下,少阳病,下亦在所当禁,故以下之为反也。
太阳脉,下项循肩挟背;阳明脉循喉咙,入缺盆,贯膈、下乳内廉。故宜先治水,却治其厥,当与茯苓甘草汤,即桂枝甘草汤、加茯苓、生姜也。
邪伤其经,故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也。荣气微者,荣血虚微也。